疫情期间我在做什么-21天成长营-第二天《碎片化知识学习》

今天的学习主题《碎片化学习》,学习完后,我有如下几个思考

  • 1,对能力的理解
    • 为什么一个人能够从一个行业快速的到另一个行业?
    • 为什么学历是敲门砖
  • 2,对于碎片化知识的看法
    • 微博
    • 抖音
    • 公众号
    • 新闻
  • 3,分享一项极限运动-漂移板我的学习方法
  • 4,怎样坚持学习下去《2分钟学习的方法》

能力

首先是第一个问题,能力。 何为能力,在我的理解中,做什么事情都要能力。找工作需要能力,挣多少钱需要能力,谈朋友需要能力,等等。

可以说任何事情的前提好像都有这么一个东西存在。虽然都存在这么一个能力,但在不同的场景,它指的东西又是不一样的。

打个比方为什么一个人能够从一个行业快速的到另一个行业?

这个事情在我之前的程序员行业是比较常见的,我周围的同事不全是计算机专业出身。所以有时候我也会感到郁闷,为什么?因为那些部分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人,反倒还比我专业的要好。针对这个问题,我从两个方面考虑:

  • 第一就是,可能是我太差了吧
  • 第二就是,别人确实有过人之处,不仅仅是专业上的,毕竟在职场,并不是靠专业就可以走遍天下的

但是,我并不承认我很差啊,我也是很优秀的。我在上一家公司有这么一个同事,他是数学专业,自己本打算当老师,但由于一些原因没有做老师,然后去培训学校培训了,或者也没有培训,这个我不知道,没有问过。他比我先进公司,我进公司后他是组长。我一直又是他带的,他人很好,也愿意帮我。我们一起开发一个项目,分配功能,并不是他少,我多。我们按照模块,一人负责一个。结果我负责的那个模块就是问题多,而我确实也没有在规定的时间解决。但对于他来说,他觉得应该是比较容易的,为什么会出问题呢?于是他主动帮我完成了我的工作,解决了燃眉之急。后面我看了他帮我完成的那部分,并没有很多,也没有多复杂,但问题就是解决了。

然后我也思考了,当然这个思考过程是一个很长的时间。他是非专业的,我是专业的,但在遇到问题的时候,他能够解决,而我不能。最后我发现了问题所在,他的逻辑比我清楚。可能是我后进公司的原因,我接到需求没有理解透彻,而他理解的比我好。那么写代码其实就像写作文一样,当你的中心思想和提纲有了之后,那你这篇文章是很容易完成的。写代码也是,虽然要写的很多很多,但是只要逻辑理清楚了,不吹牛,写个几千行的代码真的不在话下。

我一直都在想为什么他行,而我不行,这个就又回到今天要讨论的话题。为什么一个人可以从一个行业快速到另一个行业?这里我和丹丹的观点有些不太一样,我认为不是知识的高度就能决定你可以快速掌握另一个行业的内容,而是你本身的一种能力所在。这个自己从小到大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,通过长期的学习实践,自研的一个方法。这个方法可以放在任何一件事情上,对于新的一件事情,下意识的就使用了那套方法。如果行,当然就是说明工作很顺利,而且越做就越上手。如果发现工作做起来吃力,他不会怀疑这个方法有问题,因为他本身就没有意识到他在用这个方法,他只会从失败中汲取经验,当下次再遇到这个情况的时候,哦~ 用A方案是不行的,得用新的B方案,是潜意识的,并不是真的能说个所以然的。就这样久而久之,这些所谓的abcde方案就形成了他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模板,只有在遇到解决不了的时候他就会有新的方案出来。所以我认为归根结底,这就是自己的能力所在,这里我暂时取名叫框架,来呼应我们学习的主题。

再说为什么学历是敲门砖?这个和我上面说的这个也是有关系的,实际上学历的高低也证明了一个人的能力高低,所以名牌大学不是一个简单的名字在哪里的。那么企业招人的逻辑也是这样操作,有能力考上某某大学,那么至少能力是不差的,虽然有很多人也不认同为什么学历高就要优越一些,但人事他们或者伯乐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发现人才,所以一开始只能用这种粗略的方式来筛选。我这里并没有说学历低就代表能力低,所以我对于学历为什么是敲门砖这个问题,我是这么理解的。

碎片化知识

其次第二个问题,碎片化知识

以前微博比较流行的时候,不过现在也很流行,我喜欢关注一些我认为有用的微博号。什么每日英语啊,每天一个技能哇,鸡汤啊,等等之类的。我会收藏这些比较好的,那个时候有道云笔记有个功能,可以收藏微博,所以我收藏了很多很多很多,直到现在还躺在哪里。收藏这个功能是一个很好的功能,也是一个很没用的功能,当你mark的那刻,你可能以后都不会再翻开看了。

到后面抖音的崛起,里面的也是很多很有趣的,很多觉得有用的,然后我还是像以前哪里,收藏,点赞,或者保存在手机上等等。接着又刷其他的视频去了,结果还是一样,收藏的都躺那儿了。

然后就是微信公众号,结局也是一样,我没有删除那些公众号的记录,一直留在哪里,等到空的时候再看,但是一直没有空的时候……

所以综上所述,我终于明白了,东西那么多,却不是自己的,再多有什么用呢?于是我不再收藏,点赞,留公众号的内容,如果对我有用,那么我当即就点进去看,认认真真的看,而不是觉得好,收藏以后看,当即就消化。抖音,微博也是这样,我发现我感觉轻松很多了,真是很舒服很舒服的。

我是如何学习的

再就是分享一个我对于一个新东西是怎么去学习的?

这个就说到我18年学会的漂移板,它是滑板的一种,2008年起源于美国。后慢慢发展到中国,目前还属于冷门的一门运动。既然冷门,那我是怎么知道的呢?我之前是程序员,我觉得我的身体需要动起来,所以我思考有没有一个运动,既有趣,又锻炼身体,还很酷。起初我想的是轮滑,这样下了地铁后直接滑到公司,拉风,锻炼身体,也有趣。但唯一的问题就是携带不方便,所以没练多久我就放弃了。可能是由于我之前搜索过轮滑,强大的个性化推荐,就推荐了漂移板这个东西。我看到后第一反应是,这个东西怎么玩?怎么可能滑的走哇,不可能哦,真是脑洞大。但通过视频介绍后,我决定尝试一下,人家能做的,我为什么做不到呢?于是我就下单了,花了200买了这幅漂移板。收到后,我就开始在网上搜索,但是由于是冷门,还没有教学视频,分享的人非常少。没办法,我只能用卖家发给我的基础教学视频。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计划,每天下班回家后玩30到60分钟。

  • 第一天我练习站在上面,扶着墙;
  • 第二天我练习站在上面;
  • 第三天我练习扶着墙走;
  • 第四天利用惯性把自己推出去,练习平衡;
  • 第五天继续练习平衡;
  • 第六天继续练习平衡;
  • 第七天,我在外面找了一块空地,带有一点点下坡,练习动脚,自己产生动力。

就这样一个7天的计划,我学会了漂移板,在18年的9月最后一天我学会了……

分享这个事情,也是想和今天的主题靠拢。那么现在来看,我是有学习方法的。

首先我制定了计划,然后就是想达到的目标,最后就是每天执行。简单的三步,我学会了漂移板。在这之后,我的漂移板技术越来越好,也吸引了不少朋友一起玩。那我在教他们的时候,我会在我的基础之上,让他们更快的学会,事实也证明我教出来的用的时间都要小于我当时学会所花的7天时间。

再回想昨天学习的内容:目标 - 获取 - 提炼 - 归纳 - 输出 - 复盘 - 扩充。 不就是这个流程么?原来我一直都在使用,但不知道总结出来就是这样的。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,只是自己没有察觉到,没有停下来去思考,去总结。

如何坚持做一件事

最后,分享一个可以坚持学习的小技巧。就是如果不想做了,那么就对自己说,想做2分钟,还是不行就不做了,做其他的,即便讨厌也只会讨厌2分钟,但如果你还是想做,那么……实际上,你只要开始了,就远远不止2分钟了。怎么样,想要坚持,赶紧试试这个办法吧!